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技术服务
  • 药物设计
  • 产品
    • 高性能服务器
    • 分子模拟软件
    • 虚拟分子库
    • 分子模拟GPU计算服务器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 公司新闻
    • 公司介绍
    • 资源中心
    • 博客文章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自助询价
  • Search
  • Menu
  • Mail

HIV IN与DKAs的分子模拟研究

成功案例

背景

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 病毒。HIV-1 的基因可以编码3 种酶: 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整合酶( integrase, IN)和蛋白酶( protease, PR) 。其中IN 是一个由28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折叠成3 个结构域,分别是N 末端结构域( N-terminal domain, NTD) 、C 末端结构域( C-terminal domain, CTD) 和催化核心结构域( catalytic core domain, CCD) 。其中CCD 含有IN 催化活性所必需的,由D64、D116 和E152  三个酸性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基序( DDE 基序) ,该基序是高度保守的,任何一个发生突变都会破坏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病毒的正常复制。IN 能介导逆转录病毒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DNA 上,整合过程包括两步反应: 第一步为3’端加工( 3′-processing,3′-P) 反应,在宿主细胞内, IN 切除HIV 病毒DNA 3’末端的2 个核苷酸,使末端碱基上的羟基暴露出来,为第二步反应做准备; 第二步是链转移( strandtransfer,ST) 反应,在细胞核内, IN 交错切割宿主细胞DNA,然后病毒DNA 的3’末端的羟基与宿主细胞DNA 的5’端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一个整合后的新DNA,并随着宿主DNA 的复制而复制,进而完成HIV-1 的复制繁殖。

目的

研究二酮酸类分子(DKAs)与HIV-1整合酶(integrase, IN)的分子识别机制和二者复合物的构象变化。

方法

使用AutoDock程序包将10个二酮酸类分子与整合酶进行了分子对接,得到一系列对接复合物模型。选取其中两个活性有明显差异的复合物进行了15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能量和氢键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与HIV-1整合酶识别的关键残基。

工具

分子对接(AutoDock)

分子动力学(Amber)

主要研究结果

对10个DKAs与HIV-1 IN进行了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的结合自由能与lgIC50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并没有显著相关性,此类分子的抑制活性与结合能没有显著的直接关联。

对IN-C1和IN-C6进行了显含水分子动力学模拟,RMSF与B因子较好的相关性证明了模拟方法以及的可靠性。

通过能量分解和氢键的分析,给出了IN-C1和IN-C6在水溶液中的最优结合模式,发现P142有利于C1、C6与HIV-1 IN识别结合,补充了相关数据。并就二者间的活性差异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氢键网络图的分析,对分子柔性变化做出了解释。

范德华能与lgIC50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通过计算此类DKAs的范德华能可以粗略预测其活性,辅助筛选具有良好活性的同类分子。另外,Corona等还发现DKAs对HIV-1逆转录酶的RNase H区具有一定的Inhibit作用。分子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深入理解二酮酸类分子与整合酶的识别机制以及基于IN结构的分子设计提供一定的结构及理论支持。


2018年8月13日/通过: wyd
Share this entry
  • Share by Mail
https://www.modekeji.cn/wp-content/uploads/2018/08/4-4.jpg 727 963 wyd http://www.modekeji.cn/wp-content/uploads/2022/05/MD-logo-300x129.png wyd2018-08-13 15:29:172019-07-10 11:12:31HIV IN与DKAs的分子模拟研究

近期文章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存在的必要性
  • Cell Reports | UMPylation修饰在关键时刻保细菌一命
  • 分子对接之后为什么要跑MD模拟?
  • 四川魔德科技正式开展生物分子检测服务
  • 四川魔德科技微信公众号有奖征文,最高可得400元
  • 蛋白质结构建模比赛
  • 十种分子对接程序的综合评价:基于多种蛋白-配体复合物、采样能力和评分能力的预测精度
  • 分子模拟探究蛋白质荧光淬灭机制
  • 手性化合物的“照妖镜”——电子圆二色谱法
  • 短链脱氢酶催化合成奥利司他中间体的机制研究
2023年 1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 5月    

标签

ECD计算 MD模拟 YASARA 一键分子动力学模拟 主客体相互作用 催化机制 催化活性 分子动力学 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和MD模拟的区别 分子对接软件 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综合软件 分子模拟软件 分子识别 可视化分子模拟 同源建模 天然产物 对接软件 简单分子对接 结合自由能 绝对构型 荧光淬灭 药物设计 虚拟筛选 虚拟筛选流程 蛋白突变 蛋白质建模 蛋白质测序 金属蛋白处理

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魔德科技以专业的态度做适用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分子模拟技术行业优秀的服务商。 我们拥有一套完整的从分子模拟研究到化学合成、活性测试的先导分子实验室,具有将虚拟分子转化为先导分子的能力,可以大大提升分子设计和开发效率。

联系方式

  • Telephone

    028-87579279

  • E-mail

    modekeji@modekeji.cn

  • Address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立即QQ在线沟通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5cm

扫码关注魔德科技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分子模拟资讯

Copyright © 2022 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modekeji.cn保留一切权利 | 蜀ICP备18012326号-1

RDKit:基于分子形状的比对(调用pymol) 泛素化途径中Skp2蛋白的作用机理研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