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技术服务
  • 药物设计
  • 产品
    • 高性能服务器
    • 分子模拟软件
    • 虚拟分子库
    • 分子模拟GPU计算服务器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 公司新闻
    • 公司介绍
    • 资源中心
    • 博客文章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自助询价
  • Search
  • Menu
  • Mail

分子对接分析报告

成功案例

项目说明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配体分子tak-285与EGFR激酶的结合模式。

计算方法

从RCSB Protein Data Bank(http://www.rcsb.org)下载EGFR的X-ray晶体 结构(PDB 编号:3POZ),分辨率为1.5 Å。采用UCSF Chimera 软件[1] 建立配体的三维结构,并进行能量优化。采用Dock Prep 模块添加氢原子,并分别添加AMBER ff14SB 力场和AM1-BCC 电荷[2, 3]。采用Chimera 中的DMS 工具以半径为1.4 Å 的探针生成受体的分子表面。X-ray晶体 结构显示有1 个合理的结合位点,对于该结合位点,使用sphgen 模块生成围绕活性位点的球状集合(Spheres),使用Grid 模块生成Grid 文件,该文件用于基于Grid 的能量打分评价。采用DOCK6.8 程序[4] 进行半柔性对接(semi-flexible docking),生成10000 个不同的构象取向(orientation)以及获得配体分子与结合位点的静电和范德华相互作用,并由此计算得到Grid 打分。通过聚类分析(RMSD 阈值为2.0Å),得到打分最佳的构象。最后,采用PyMOL[5]生成图片。

计算结果

结合构象打分

采用DOCK 6 .8程序预测tak-285 分子在EGFR中的结合模式,保留最多20 个结合构象。计算结果表明,结合位点有一个对接构象,其打分情况如下。

Compound Pose Grid Score Grid_vdw Grid_es Int_energy
tak-285 1 -58.413887 -57.743397 -0.670492 6.865056

结合模式分析

tak-285分子结构中嘧啶环上的氮原子与残基Met898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同时,羰基氧原子和羟基氧原子与残基Val726和Gly724形成了氢键相互作用,氢键的形成使激酶与小分子之间结合更加紧密。三氟甲基上的氟原子与残基Met766和Thr790之间形成卤键,与芳环相连的氯原子与残基Leu788也形成了卤键。同时,tak-285还与残基Leu718、Val726、Ala743、Lys745、Leu788和Thr854之间形成疏水作用为分子提供了强大的范德华力。

参考文献

[1] Pettersen EF, Goddard TD, Huang CC, Couch GS, Greenblatt DM, Meng EC, and Ferrin TE.

Ucsf chimera–a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explorato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J Comput Chem,

25(13):1605–12, 2004.

[2] Araz Jakalian, Bruce L. Bush, David B. Jack, and Christopher I. Bayly. Fast,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high-quality atomic charges. am1-bcc model: I. method.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1(2):132–146, January 2000.

[3] Araz Jakalian, David B. Jack, and Christopher I. Bayly. Fast,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high-quality

atomic charges. am1-bcc model: I. parameterization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3(16):1623–1641, December 2002.

[4] Jiang, L.; Rizzo, R. C.  Pharmacophore-Based Similarity Scoring for DOCK.J. Phys. Chem. B, 2015, 119 (3), 1083-1102.

[5] Schrödinger, LLC. The PyMOL molecular graphics system, version 1.8, 2015.

Support Information

2018年8月9日/通过: wyd
Share this entry
  • Share by Mail
https://www.modekeji.cn/wp-content/uploads/2018/08/2-1.png 1000 1700 wyd http://www.modekeji.cn/wp-content/uploads/2022/05/MD-logo-300x129.png wyd2018-08-09 16:19:512019-07-10 10:49:14分子对接分析报告

近期文章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存在的必要性
  • Cell Reports | UMPylation修饰在关键时刻保细菌一命
  • 分子对接之后为什么要跑MD模拟?
  • 四川魔德科技正式开展生物分子检测服务
  • 四川魔德科技微信公众号有奖征文,最高可得400元
  • 蛋白质结构建模比赛
  • 十种分子对接程序的综合评价:基于多种蛋白-配体复合物、采样能力和评分能力的预测精度
  • 分子模拟探究蛋白质荧光淬灭机制
  • 手性化合物的“照妖镜”——电子圆二色谱法
  • 短链脱氢酶催化合成奥利司他中间体的机制研究
2023年 1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 5月    

标签

ECD计算 MD模拟 YASARA 一键分子动力学模拟 主客体相互作用 催化机制 催化活性 分子动力学 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和MD模拟的区别 分子对接软件 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综合软件 分子模拟软件 分子识别 可视化分子模拟 同源建模 天然产物 对接软件 简单分子对接 结合自由能 绝对构型 荧光淬灭 药物设计 虚拟筛选 虚拟筛选流程 蛋白突变 蛋白质建模 蛋白质测序 金属蛋白处理

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魔德科技以专业的态度做适用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分子模拟技术行业优秀的服务商。 我们拥有一套完整的从分子模拟研究到化学合成、活性测试的先导分子实验室,具有将虚拟分子转化为先导分子的能力,可以大大提升分子设计和开发效率。

联系方式

  • Telephone

    028-87579279

  • E-mail

    modekeji@modekeji.cn

  • Address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立即QQ在线沟通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5cm

扫码关注魔德科技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分子模拟资讯

Copyright © 2022 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modekeji.cn保留一切权利 | 蜀ICP备18012326号-1

四川魔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autocok中文教程2018版
Scroll to top